在19世紀開始,礦物加工原本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大學科體系中的組成部分。1900年前后,冶金才從大礦業中分離出來,發展成為了獨立的學科。到20世紀30年代以后,選礦開始逐漸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一門工程學科。
早期的礦物加工(選礦)是建立在選礦廠的工藝過程基礎之上的。它本質上是選礦過程的反映,由三大板塊構成:選礦方法(主要是浮選、重選及磁選)、輔助過程(例如粉碎和脫水干燥等)和選礦過程檢測及控制。因此,具有很強的實用特征。
如果想要煉制鋼鐵,首先需要尋找原材料礦石,而在尋找礦石的時候需要具備一定的地質勘探知識,才能夠準確的找到資源豐富的礦脈,其次就是在開始挖掘之后,需要將這些礦石打磨得更加細致,這樣才可以把鐵礦從這些碎片中篩選出來。
如想了解更多礦石加工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我們將會竭誠為您解答與服務。
超細粉體的應用始于第二次世界斗爭之后,尤其是近20年來,隨著以信息技術、微電子、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環保技術等為特征的現代高新技術產業的崛起,對超細粉體特殊性質的認識和超細粉體加工制備技術的長足發展,礦物超細粉體在現代工業和高技術新材料的相關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想了解更多礦石加工的相關信息,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